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其一)

自卜闲居荆水头,感时相别思悠悠。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深巷久贫知寂寞,小诗多病尚风流。

昼公此去应相问,为说沾巾忆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选择在荆州水边过着隐居生活,感慨离别时思绪万千。
一杯酒喝完青山已暮色沉沉,收到远方来信时树叶已泛秋意。
长久的贫困让我深知小巷中的孤寂,虽体弱多病但作诗时依旧风采不减。
您此行前去应该会有人问起我,告诉他们我怀念着旧日共游时的美好,泪湿衣襟。

注释

自卜:自己选择决定。
闲居:隐居或安逸地居住。
荆水:荆州的水边,代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相别:互相告别。
一樽酒:一瓶酒,这里指饮酒。
青山暮:青山笼罩在傍晚之中,比喻时间流逝。
千里书:远方寄来的信件。
碧树秋:树木因秋天而变色,象征季节变换和时间的推移。
深巷:偏僻的小巷。
久贫:长期贫穷。
寂寞:孤独、冷清。
小诗:这里指自己创作的诗。
多病:身体常有病痛。
风流:这里指诗文飘逸有才情。
昼公: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友人。
此去:这次离开。
应相问:应当会有人问起。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形容哭泣。
旧游:昔日的交游,过去的时光。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旧游的诗歌。开篇“自卜闲居荆水头,感时相别思悠悠”两句,设定了诗人在荆水之滨的寂寞生活,以及对即将离去的友人元昊产生的情感波动。紧接着,“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描绘出诗人独自饮酒至日落,在远方寄书给友人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后的孤寂。

“深巷久贫知寂寞,小诗多病尚风流”两句,则是诗人自述自己的生活状况和文学创作,虽然身处贫困且身体多病,但依旧保持着文笔的优雅。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追求。

最后,“昼公此去应相问,为说沾巾忆旧游”是对友人离别后的嘱咐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沾巾”一词,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赠送给元昊的书信,也可以视作诗人的情感寄托,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够通过文字保持联系,共同回忆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友情和怀旧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其二)

三年无事客吴乡,南陌春园碧草长。

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

经岁别离心自苦,何堪黄叶落清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友人归荆楚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遰更伤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友人自荆襄归江东

商洛转江濆,一杯聊送君。

剑愁龙失伴,琴怨鹤离群。

楚驿枕秋水,湘帆凌暮云。

猿声断肠夜,应向雨中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沧波天堑外,何岛是新罗。

舶主辞番远,棋僧入汉多。

海风吹白鹤,沙日晒红螺。

此去知投笔,须求利剑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