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其五)

无明实性即佛性,心净还同佛土净。

水鸟树林声色中,殊无毫发来争竞。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翻译

无明实性的本质就是佛性,内心清净就和佛国的清净相同。
在水鸟鸣叫、树林掩映的声色世界里,丝毫没有一丝争斗之心。

注释

无明:对事物本质的迷惑或不了解。
实性:实际存在的性质或本质。
佛性:佛教中指人的本性与觉悟状态。
心净:心灵纯净无杂念。
佛土净: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象征清净无染。
水鸟:生活在水边的鸟类。
树林:树木丛生的地方。
声色:声音和色彩,泛指外界景象。
毫发:极其微小的事物,这里形容争斗的程度极小。
争竞:争夺或竞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第五首。诗的内容强调了佛教的核心理念——无明(对事物本质的迷惑)与佛性的统一,以及内心的清净对于达到佛土(佛教中的理想世界)纯净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描绘水鸟在树林中的和谐鸣叫和自然景色,表达出在世俗生活的喧嚣声色中,修行者内心没有丝毫纷争,达到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状态。这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心灵净化和觉悟的境界。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證道歌(其二○一)

若是野干逐法王,未曾举步早郎当。

贵价精神贱价用,渠露全身汝急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證道歌(其七十四)

天龙寂听生欣悦,来散仙花岩畔列。

解空没量道无能,动地雨华重漏泄。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證道歌(其五十二)

利物应机终不吝,毗耶假说众生病。

众生了病即通光,领取旧持元本柄。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證道歌(其四十六)

貌悴骨刚人不顾,唯驾一乘称广度。

谁人肯上此莲舟,独畅清风明月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