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唐马

翠华十月幸骊山,凤臆龙鬐出帝闲。

玉殿晓陪天仗立,霓旌夜向月宫还。

渔阳落日边声急,蜀道连云国步难。

拭目风尘重搔首,丹青萧瑟鬓成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出行的宏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帝王巡游骊山的壮观与奢华。首句“翠华十月幸骊山”以“翠华”象征皇家仪仗的华贵,十月之季,帝王亲临骊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尊贵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凤臆龙鬐出帝闲”一句,运用了凤和龙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帝王出行时坐骑的非凡,凤臆龙鬐,不仅彰显了坐骑的高贵,也暗喻了帝王的威严。

“玉殿晓陪天仗立,霓旌夜向月宫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帝王出行的仪式感与庄严性。早晨在玉殿中,帝王与天子的仪仗队列整齐,等待出发;夜晚归来,霓虹旗帜随风飘扬,仿佛引领着帝王回到了月宫,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

“渔阳落日边声急,蜀道连云国步难”则转而描绘了帝王出行途中的艰难与壮阔。渔阳之地,落日西下,边塞的号角声急促响起,预示着前方的路途充满挑战;蜀道蜿蜒,连天接云,行进艰难,却也展现了帝王不畏艰险的决心与气魄。

最后,“拭目风尘重搔首,丹青萧瑟鬓成班”表达了诗人对帝王出行的感慨与思考。面对风尘仆仆的旅途,诗人不禁抚首沉思,或许是对帝王权力与责任的深思,或是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丹青萧瑟,鬓发斑白,既是对帝王年华老去的暗示,也是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帝王出行的宏大场面,也蕴含了对权力、人生、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金中孚赴藩阃辟

腰下吴钩照日明,壶中春酒绿如渑。

也知孙楚参军旧,自爱陈琳草檄能。

玉帐蒐兵春会猎,辕门留客夜张灯。

少年蚤识从军乐,莫信词章动茂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寄金中孚

严城旌旆拂招摇,大野烽烟一战消。

塞上新归宛騕袅,军中独数汉嫖姚。

天闲恩锡五花马,记室家传七叶貂。

共说陈琳工草檄,可能有意向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宋景濂太史

太史东归未赐环,菟裘营就白云间。

九重一夜思前广,丹陛经年辍近班。

视草玉堂登要地,紬书金匮记名山。

颇闻尚抱烟霞疾,天上蓬莱足燕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友人进表次韵

兰台又见上封章,鸡舌曾颁汉署香。

一夜星辰经御览,九秋宫殿动高凉。

中朝典礼藏金匮,上界仙人直玉堂。

白发词臣犹奉使,故园松菊老柴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