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采石

未明发芜湖,终饭次采石。

大江天同泻,巨浪山与敌。

松寒苍虬姿,崖古老铁色。

其旁有仙冢,云是李太白。

生为长庚精,没与大块息。

因思开元中,出入蒙帝泽。

御羹白瑶杯,宫砚青玉滴。

恩荣日深重,意气何赫奕。

酣歌泰华小,豪饮渤海窄。

颇闻宫中怒,遂有天上谪。

殷乱微子行,楚昏屈平斥。

嗟我唐家帝,同姓逝安适。

何年为兹游,千载但故迹。

骑鲸信缥缈,捉月讵昏惑。

得非厌尘羁,无乃达寄客。

翻然委之去,富贵何足惜。

杜陵平生友,梦寐频见忆。

白骨焉所求,青山亦岑寂。

相去嗟已远,令人心悲塞。

举酒欲酹之,帆去招不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经采石》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经过采石矶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李白的缅怀之情。

诗开篇“未明发芜湖,终饭次采石”,描绘了清晨出发,至傍晚时分到达采石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旅途劳顿的氛围。接着,“大江天同泻,巨浪山与敌”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长江的壮阔与波涛的汹涌,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和力量。

“松寒苍虬姿,崖古老铁色”则转向对采石矶周围自然景色的描写,松树苍劲,岩石如铁,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特别提到“其旁有仙冢,云是李太白”,点明了此地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关联,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生为长庚精,没与大块息”两句,通过李白的生前与死后,赞美他如同星辰般照亮文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紧接着,诗人回忆起李白在唐玄宗时期的辉煌岁月,“御羹白瑶杯,宫砚青玉滴”,描绘了李白受到皇帝恩宠、生活奢华的场景,同时又暗示了他命运的转折。

“因思开元中,出入蒙帝泽。御羹白瑶杯,宫砚青玉滴。恩荣日深重,意气何赫奕。”通过对比李白的荣华与后来的贬谪,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酣歌泰华小,豪饮渤海窄。颇闻宫中怒,遂有天上谪。”进一步描绘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他与皇权之间的冲突。

“殷乱微子行,楚昏屈平斥。嗟我唐家帝,同姓逝安适。”将李白的命运与历史上其他贤臣良相的遭遇进行类比,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同情与思考。“何年为兹游,千载但故迹。”感叹于历史的变迁,昔日繁华已成过往。

最后,“骑鲸信缥缈,捉月讵昏惑。得非厌尘羁,无乃达寄客。翻然委之去,富贵何足惜。”表达了对李白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通过引用杜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飞雪篇

北风厉中宵,明晨散飞雪。

连翩素彩动,泱漭玄阴结。

群林互腾耀,众景纷变灭。

既增寒竹姿,复宜青松节。

因高始成势,遇坎俄就缺。

东西衢路间,来往昧深辙。

众秽交凌践,幽光自娱悦。

皎皎恒易污,无为恃清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寒竹篇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藉玄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痗。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浼。

寒燠既异宜,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嶰谷音犹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靡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形式: 古风

勤耕亭

日月靡閒暇,四序更运之。

斯人务作业,矧敢怠遑时。

负耒适西畴,恒患耕作迟。

仲春时雨至,群物具含姿。

牛食青涧阿,鸟鸣芳树枝。

兴言播嘉谷,夙夜将耘耔。

岂不怀逸居,亦念寒与饥。

但使秋税毕,聊乐及我私。

羲农虽已远,沮溺不吾欺。

努力顺天命,素餐非所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陈众仲助教赴江浙儒学提举

秋风吹浮云,鸣雁复南翔。

山川何憀慄,草木日夜黄。

客行岁云除,僶俛怀旧乡。

君行即吴会,执别此河梁。

淮泗多奔流,云海浩茫茫。

灵飙翼飞舻,驰景曜征裳。

去途日以远,来会日已长。

援之不可得,踯躅情内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