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汤鹏联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精妙绝伦,蕴含深意,不仅对汤鹏先生的著作成就与名声进行了高度概括,更展现了曾国藩对于文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上联“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赞颂了汤鹏先生的文学才华与学术贡献。二十万言,虽非具体数字,却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其著作之丰,展现出汤鹏先生在学术领域内的深厚造诣和不凡成就。同时,“才未尽也”一句则暗示了汤鹏先生的才华并未完全施展,留下了无限可能与遗憾,表达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与惋惜。

下联“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揭示了文人命运中常有的矛盾与复杂性。一方面,汤鹏先生的作品广为人知,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名声远播;另一方面,也难免遭受非议与批评,甚至诽谤,这反映了文人在追求真理与表达自我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然而,正是这些批评与争议,反而进一步提升了汤鹏先生的知名度,使他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

整体而言,此挽联既是对汤鹏先生学术与文学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人生经历与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曾国藩对于文人精神世界的独到理解与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225)

曾国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字:伯函
  • 号:涤生
  •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 生卒年: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挽向师棣联

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同蹶妙年千里足;

念吴楚尚有高堂二老,可怜孝子九原心。

形式: 对联

挽曾国华联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形式: 对联

挽袁甲三联

属纩寄箴言,劝我勉为范宣子;

盖棺有定论,何人更议李临淮。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葆联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