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局。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游历过繁华的华原,再未见到平坦的陆地。
北上的道路只有土山,连绵起伏直通幽深山谷。
炽热的云朵不时出现,闪电频繁划过眼前。
我常遭遇山间暴雨,积水交错,声势浩大。
河流汇聚于弯曲的空谷,水汽蒸腾,颜色泛黄。
清晨仰望高高的浪花,忽然觉得山崖仿佛倾倒。
担心泥泞中隐藏蛟龙,危险之地聚集着麋鹿。
枯枝败叶卷起,树木被拔起,碎石杂物填满空间。
狂风吹过,仿佛鬼神降临,世事变迁之快令人惊骇。
若非千万条溪流汇入,怎能尊崇四大水系。
看到源头泉水上涨,反而担忧江海会被淹没。
洪水冲刷,沙滩冲蚀,岸边松柏凋零。
山洪冲击山门,大地裂开,如同天地分离。
洛水与黄河交汇,关隘之间行程匆匆。
恐怕数州沉没,如同听见千万户人家的哀泣。
污浊尚未洗净,风浪怒涛依旧汹涌。
何时能畅通舟车,阴霾消散。
人生动荡不安,我的道路受阻。
人间难以容身,石壁滑峭难以立足。
风云变幻无常,艰险之路更加曲折。
天下无处可渡,只愿水流减退。
感伤深林中的隐士,仍未脱离鱼群的困境。
仰望苍穹,如何才能像鸿鹄那样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反映。诗中充满了对险恶山川、奔腾水流的描述,以及因之引发的情感波动。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现在却只能面对连绵不绝的土山和贫瘠的谷地。火云与飞电常在眼前掠过,显示出大自然的威猛与动荡。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一句,则描写了连绵不断的细雨与溪流的交织,使得整个山谷都浸润在水气之中。蓊匌(一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和黄色的川流,以及众多溪流汇聚成空旷曲折的河流,都在诗中得到展现。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表达了诗人对汹涛澎湃波涛的一种惊惧之情,那些陡峭的山崖仿佛在水势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接着,"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激荡带来的泥沙与石块,以及可能隐藏其中的蛟龙(水中神兽),以及山中的麋鹿在危险之境。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一句,通过枯萎的灌木被强风卷起,连带着树木一起拔起,以及石块与泥沙共同填满了道路的描述,展现了自然力的无情和毁灭性。

接下来的"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则是对前述景象的一种超自然解读,仿佛那些声音可以驱散鬼神,而整个山川的力量是迅速地穿越了人类世代。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对于归宿的渴望和困惑——"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随后,诗人观察到泉水源头的涨落,不禁感到对江海之变的忧虑,担心它们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覆灭。"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则是对这些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景象的一种描绘。

诗人继续描述了自己乘坐舟车、破开山门、回旋裂地的经历,以及穿越交洛(即今陕西商洛地区)赴往洪河,直至关岂信宿的旅途。"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则是对那些被水淹没的州城和听到无数家庭悲泣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表达了诗人对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愤懑。"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则是对能够穿越这些险恶环境、寻找到一条出路的渴望。

最后,诗人感慨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如同漂泊在汹涌波涛之中,而自己所追求的道德规范却被困束着。"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则是对个人在险恶环境中的无力与艰辛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环境以及道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三绝句(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三绝句(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齧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三绝句(其三)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三韵三篇(其一)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