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钟诗

晨昏二十四声钟,响彻前峰与后峰。

试问岩前诸学士,已闻尝与未闻同。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铭钟诗》由明代诗人薛侃所作,通过描绘晨昏钟声的回荡,以及对听钟声者内心感受的探讨,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句“晨昏二十四声钟”,以“晨昏”点明时间的更替,以“二十四声钟”强调钟声的规律性与持续性,既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也预示着某种恒常与不变的存在。钟声穿越山峰,响彻云霄,不仅在空间上扩展了其影响力,也在精神层面引发了共鸣。

“响彻前峰与后峰”,进一步渲染了钟声的穿透力和广度,仿佛它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声音传播,更蕴含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深远意义,连接着不同空间的内在联系。

“试问岩前诸学士,已闻尝与未闻同。”这一句则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通过提问的方式,诗人引出了一个关于感知、理解与体验的哲学问题:面对同样的事物或经历,不同的个体会有何种不同的感受与领悟?这不仅是对听钟声者的提问,也是对所有读者的反思,鼓励人们深入思考个人经验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以钟声为媒介,将自然现象与人类心灵、哲学思考巧妙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展示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通过钟声的象征,诗人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空间、感知与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我们的存在体验。

收录诗词(43)

薛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南渠司寇考绩三章

嘤嘤黄鸟,如求弟兄。矧我伊人,不求弟兄。

我视犹兄,南渠王卿。南渠王卿,毓德赤城。

赤城水清,赤城山明。天台之清,天目之明。

天台虚灵,是生王卿。绩贤绩勋,是奏于京。

奏绩于京,维圣天子,求人于老成。

王卿曰吁,臣献悃情。

臣献悃情,乃臣衷愚,岂则近名。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飞来和岳斋高韵

山名中宿黛云层,地启飞来色相徵。

延祚当为天下寺,达摩元是古今僧。

空台落照忙秋舸,绝壑深林隐夏冰。

却叹惠能贪远胜,不将衣钵借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京行诸亲送行饮钱飞来感兴

江水江花漫石台,廿年曾此坐崔嵬。

猿哀似欲撩人别,僧老还能待客来。

载酒直须凌绝顶,题厓应遍扫苍苔。

峰头不碍中原望,满目浮云得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我有两贺祝也东峰之何翁南海致庵伦氏皆八月寿期桃瑞西来五章

我有桃实,来自昆崙。桃植昆崙,万亿千春。

昆崙桃枝,北荫蓬瀛,南荫重溟。

我有桃实,昆崙之硕。三千年华,三千年实。

一实饵南,一实饵北,昆崙之植之实。

饵北伊何,燕山何子。维是何子,燕山祉美。

燕山何子,育六士女,偕配君子。

饵南伊何,致庵伦子。

维是伦子,有兄硕贤,有侄趾美。

一门丽贤,岭海鲜儗。昆崙之实,以饵何子。

貤何子饵,以饵伦子。昆崙之实,以饵伦子。

貤伦子饵,以饵何子。是永尔饵矣,尔永尔祉矣。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