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唐多令(其二)送黄一峰游灵隐

重整旧渔蓑。江湖风雨多。好襟怀、近日消磨。

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南浦又渔歌。

挑云泛远波。想孤山、山下经过。

见说梅花都老尽,恁为问、是如何。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及其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首句“重整旧渔蓑”表明诗人在准备出发之前,对昔日捕鱼时使用的蓑草进行了修复,这不仅是对往事的一种怀念,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旅途生活。

接着,“江湖风雨多”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受,似乎在暗示一种不安或是变迁的氛围。紧随其后的“好襟怀、近日消磨”则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或许是在表达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

“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一句中,“流水桃花”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致,但却被“隐烟萝”所比拟,这里的“隐烟萝”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植物,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遥远而又难以触及的理想或记忆。这里强调的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或者是对逝去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

“南浦又渔歌”表明诗人在南浦重拾起了渔歌,而“挑云泛远波”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和向往自由的心情。

“想孤山、山下经过”一句中,“孤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某种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个地点的回忆或是幻想,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最后,“见说梅花都老尽,恁为问、是如何”则是一种对自然界中事物衰老与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后又将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的关切。诗人通过询问梅花是否已经凋零,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深情的送别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南楼令/唐多令.送韩竹闲归杭,并写未归之意

一见又天涯。人生可叹嗟。想难忘、江上琵琶。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怜我鬓先华。

何愁归路赊。向西湖、重隐烟霞。

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唐多令.寿月溪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歌子.陆义斋燕喜亭

窗密春声聚,花多水影重。只留一路过东风。

围得生香不断、锦熏笼。月地连金屋,云楼瞰翠蓬。

惺忪笑语隔帘栊。知是谁调鹦鹉、柳阴中。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