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原废寺在历经沧桑后的凄凉景象。首联“当年云构倚天开,一夕烟尘化劫灰”以对比手法,先展现昔日寺庙宏伟壮观,犹如云中之构,直插天际;而后一夜之间,战火纷飞,庙宇化为灰烬,突显出历史变迁的无情与残酷。颔联“佛阁丹青馀瓦砾,禅房花木亦蒿莱”进一步描绘了战后废墟的荒凉,曾经色彩斑斓的佛阁只剩下碎石瓦砾,禅房中的花草树木也已枯萎,一片荒芜。颈联“春风万里骚人怨,落日千秋杜宇哀”则通过自然景象和传说中的杜宇(即杜鹃鸟)的哀鸣,表达了对废寺的深深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尾联“断础荒烟无限意,一章诗律为谁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断壁残垣在荒烟中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诗人想要用诗歌来记录这一切,却不知应如何裁剪这复杂的情感与景象,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原废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对文化遗迹的深刻影响,以及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