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熊卓的《立春》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岁前三日春归早”,点出时间背景,立春前的三日,春天似乎早早地降临了人间。次句“庭树东风款款吹”,以轻柔的东风拂过庭院中的树木,形象地展现了春风的和煦与温柔。
接着,“野屋尚稀花照眼,江门应有鲙鱼丝”两句,通过对比野屋与江边的景象,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野屋中稀疏的花朵映入眼帘,而江边可能正有人在烹制鱼丝,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与乐趣。
“高堂云物供时赏,久客山川动远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高堂之上,云雾缭绕,是人们赏心悦目的景致;而身处异乡的诗人,面对山川景色,不禁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短世行藏方自爱,任教斑鬓渐差差”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短暂人生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在这样的春日里,诗人珍惜眼前的生活,任由岁月在鬓角留下痕迹,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