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殷再巡的《墙上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中以“纤纤墙上草”起笔,形象地刻画了草在墙上的柔弱与坚韧,即使在阳光照耀下依然保持青翠。接着,“须臾朝露乾,憔悴不欲生”展现了草在早晨露水消散后的枯萎状态,流露出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却顾东墙下,向日何其荣”,草虽然在朝阳下显得生机勃勃,这正是它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诗人借此寓意,草虽然在不同的季节会有荣枯之变,但只要找到适宜的环境(“托根幸得所,雨露皆有情”),就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秋尽或就衰,春到还发萌”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循环规律,即使秋天草木凋零,春天来临又会重新生长。“荣枯虽有数,栖托焉可轻”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忽视生活的依托和环境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