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春谷工部自心田一首

笔耕虽苦未逢年,解印归来且醉眠。

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

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

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林希逸的视角,描绘了他对于人生与学问的独特见解。首句“笔耕虽苦未逢年”,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创作却未得时运的感慨,暗示了其作品的价值可能在当时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赏识。接着,“解印归来且醉眠”一句,既是对官场生涯的结束,也是对回归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追求。

“谁毁谁誉平眼界,我疆我理自心田。”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评价与自我认知的看法,认为外界的赞誉与批评都不应影响内心的判断,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内心的坚持与信念。这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原则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

“庵无宝贝主长在,家有诗书种已传。”这两句则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即使在简陋的庵中,诗人的精神财富依然丰富;而家中的诗书,则是传承文化、启迪后人的宝贵遗产。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教育与文化的重视。

最后,“遥想个中梨枣熟,饱餐且作地行仙。”诗人想象着在某个宁静之地,梨枣成熟,自己可以尽情享受,仿佛成为了逍遥自在的仙人。这一场景既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心灵自由与精神满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退老吟

圣绝微言大义乖,六经犹幸出残灰。

知行大学工夫密,理欲先贤体贴来。

岁晚筑场多识赐,早年陋巷屡空回。

同门人尽师资远,退老西河只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佛学纷纷半是非,若为疑议到昌黎。

柳推性善碑南岳,华指心宗传左溪。

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赞总非迷。

痴人但道书皆好,读得明时论易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吕洞宾生日

瓣香知敬自童儿,梦得先生笔一枝。

老愧乏才疑索去,少曾耽句岂能奇。

犹传薜荔图中像,那见榴皮壁上诗。

此日殷勤加额拜,人间说是降生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其一)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

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

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