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忆龙井扫墓所见

箬笠鬟遮映粉腮。竹篮腰束绝尘埃。

小姑相伴采茶回。

花气半萦岚翠里,露痕微湿笋衣鞋。

见人和笑入堂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忆龙井扫墓所见》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江南春日采茶图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采茶时的轻盈姿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箬笠鬟遮映粉腮”,开篇即以“箬笠”(竹制斗笠)和“鬟”(女子发髻)描绘了女子采茶时的装束,暗示了其身份为采茶女,同时通过“粉腮”一词,巧妙地将女子的娇美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竹篮腰束绝尘埃”,进一步刻画了采茶女的动作与环境,竹篮象征着劳动工具,而“绝尘埃”则强调了她们在山野间劳作的纯粹与宁静,仿佛远离了世俗的纷扰,置身于一片纯净的世界之中。

“小姑相伴采茶回”,一句“小姑”不仅指代了年轻的女性,也暗含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温馨与互助,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

“花气半萦岚翠里,露痕微湿笋衣鞋”,这两句是全词的精华所在,通过“花气”与“岚翠”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山林的绿意,而“露痕微湿笋衣鞋”则生动地展现了采茶女在自然环境中劳作的情景,露珠轻轻沾湿了她们的鞋子,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见人和笑入堂来”,以一个温馨的场景收尾,展现了采茶女与外界的互动,她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不仅照亮了自己的生活,也为旁观者带来了愉悦与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采茶女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春日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115)

谈印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寄碧梧姊

桂月松风旧馆虚。秦中云树复何如。

薄寒天气病怀孤。

半夜秋声千里梦,三年心事数行书。

故园知我断肠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细雨和风洒竹扉。凭栏心远湿云归。

故山回首梦依微。

罥树花疏蛛网密,翻书人瘦虫鱼肥。

病深愁重易沾衣。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菩萨蛮

霞光敛尽山光暝。橹声歇处江声静。新月照菰蒲。

渔灯时有无。背屏银烛短。帘外风如剪。

离梦绕汀洲。有人欹枕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迈陂塘.寄题汪孝廉、许王两孺人合传

一星星、悼亡潘岳,诔词亲述斑管。

文情一片相生处,写出两番悲惋。笺乍展。

记几度、尊前曾识春风面。幽闲婉转。

想秉德无愆,修身有法,堪补女宗传。

韶华短,又是宫移羽换。胶弦续来还断。

兰灾蕙劫清芬在,留得灵芽双畹。毫漫染。

念瘴雨蛮烟,三载尘封研。天长水远。

叹故里粉笺,西湖松柏,回首乱山晚。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