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君

齐城下,即墨守。燕将代,昌国走。

卑辞累使招不归,臣心上有先王知。

先王知,心独苦。义君臣,邦父母。

当时誓死却齐封,更忍还兵向燕土。

终不似信要刘胥报楚。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齐国与燕国之间的战争场景,以昌国君的视角来表达忠诚和决绝。"齐城下,即墨守",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即墨城的坚守。"燕将代,昌国走",表现出昌国君在敌将替代下被迫撤退的无奈。

"卑辞累使招不归",表明齐国使者多次以谦恭之词试图说服他投降,但昌国君坚决不从,"臣心上有先王知",强调他对故国先王的忠诚,即使面临困境,也坚守道义。

"先王知,心独苦",表达了他对先王的理解和内心的煎熬,"义君臣,邦父母",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忠臣,如同父母般守护着国家。"当时誓死却齐封",他发誓要以死捍卫齐国的领土,"更忍还兵向燕土",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背叛。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终不似信要刘胥报楚",暗示昌国君的行为不同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申包胥,后者曾千里奔秦求救,这里暗含对昌国君坚定忠诚的赞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刻画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忠臣形象。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树中饿

山深雪寒路坎坷,两死何如一生可。

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筑黄金台,当时周室何为哉?

吁嗟乎树中饿死安足惜,何似西山采薇食。

形式: 乐府曲辞

邯郸贾

邯郸奇货千金抵,阳翟贾儿双睥睨。

掌珠飞堕华阳宫,宫中老蚌光如虹。

关门不开玉符剖,秦人河山赵人手。

邯郸种玉玉不死,移向宫中生玉子。

长安宝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

匹夫怀璧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

形式: 乐府曲辞

易水行

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旁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嘑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并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

鸿门高

鸿门高,高屹屹。日光荡,云雾塞。双舞剑,三示玦。

壮士入,目眦拆。谋臣怒,玉斗裂。网弥天,龙有翼。

龙一去,难再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