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廖正一创作,名为《和李主簿彦和》。诗中以李侯为引子,描绘了一位持有珍贵之物(尺璧)而不轻易交换的智者形象,以此象征其高洁品质。接着,通过“倦飞偶栖棘,孤鸣异巢鹳”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李侯虽身处孤独却坚守自我,不同于世俗的高洁情操。
“淮海一俊乂,博洽识理乱”赞扬了李侯在知识广博、明辨是非方面的能力,犹如一位智者在纷乱的世事中保持清醒。然而,“国论匪与闻,偷将经术断”则暗示了李侯可能因不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而被误解,似乎他选择以经术自断于世,而非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最后,“君家文多豪,陵峤贺白观”表达了对李侯家族文化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学成就,如同山峰上的白玉一般珍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侯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高洁品质、学识与独立精神,同时也对其在社会角色选择上的思考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