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书院联

关心一郡衣冠,在诸公鼛鼓三年,敢言劳苦;

回首十弓榛莽,见多士琴书四壁,得忘由来。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诗人宋湘所作的《丰湖书院联》。通过这幅对联,我们能感受到宋湘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奉献精神。

上联“关心一郡衣冠,在诸公鼛鼓三年,敢言劳苦”描绘了宋湘在任期间,不仅关注整个地区的文人学者(衣冠),还亲自参与并推动了长达三年的教育活动(鼛鼓三年)。他以身作则,不辞辛劳,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子们的深切关怀。

下联“回首十弓榛莽,见多士琴书四壁,得忘由来”则描述了书院环境的变化。昔日荒芜之地(十弓榛莽)如今已变为充满文化气息的学府,墙壁上挂满了琴棋书画,象征着知识的丰富与文化的传承。宋湘通过这一变化,表达了对教育成果的自豪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和由衷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幅对联不仅赞美了宋湘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学子成长的殷切期望。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宋湘巧妙地传达了教育的力量与价值,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丰湖书院三堂联

从来此地比洙沂,况拓开近水天光,四面春宜风浴;

自后何人更苏翟,只认取前峰灯火,千秋名共湖山。

形式: 对联

惠州丰湖书院联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形式: 对联

永福寺联

往来资白业;谈笑出红尘。

形式: 对联

丰湖书院二门联

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