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登毗卢阁》。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毗卢阁上,远眺秋日景色的情景。首句“远目穷秋望”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节,诗人站在高处,目光穿越秋日的萧瑟,望向远方。接下来的“高窗试醉攀”,则透露出诗人此刻的心境,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几分酒后的豪情。
“鳞鳞列城肆,莽莽抱京山。”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与山峦的壮丽景象。城市的轮廓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四周的山峦则环绕着京城,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接着,“沙碛来鸿细,松阴处鹤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细节,沙漠上的鸿雁飞过,显得格外细小;而在松林的阴影中,白鹤悠闲地漫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鄢襄从此去,旌旆几时还。”诗人以鄢襄为引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鄢襄是古代的一位名将,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像鄢襄一样建功立业,同时也流露出对归期的期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