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踏莎行·玉簪花》由清代诗人黄琬璚所作,通过对玉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高雅之韵。
开篇“分植窗阴,森森立玉”,以“分植”点明玉簪花的种植位置,置于窗前,既显其独立之姿,又添几分清幽之意。“森森立玉”则通过视觉形象,将玉簪花的挺拔与洁白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一排排站立的白玉,既显其材质之美,也寓含了作者对玉簪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接着,“天然澹伫幽栏曲。香匀麝粉沁冰筒,长须细罥黄金粟。”进一步深入描写玉簪花的形态与香气。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天然澹伫”赋予玉簪花以淡泊宁静的姿态,“香匀麝粉”则描绘了其香气如麝香般细腻而均匀,“冰筒”和“黄金粟”则是对玉簪花花瓣与花蕊的生动比喻,前者喻其花瓣如冰般透明纯净,后者则以金黄色的花蕊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贵气与生动。
“露冷烟凉,丰神幽独。”这两句转而从环境氛围入手,通过“露冷烟凉”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意境,衬托出玉簪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与高洁气质。
最后,“风姨月姊贪妆束。枝枝琢就白瑶簪,髻边斜缀搔头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月比作“风姨月姊”,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对玉簪花的欣赏与喜爱,仿佛在为玉簪花化妆打扮。同时,通过“枝枝琢就白瑶簪,髻边斜缀搔头绿”这一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玉簪花的美丽形态,还巧妙地将其与女子的发饰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其高雅与柔美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玉簪花的细致描绘与生动比喻,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