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余抵沙阳之夕民居延火几爇官局因念以论水得罪复以火惊殊可笑叹戏成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首联“囊封论水谪天涯,才到沙阳火复随”,开篇即以“囊封论水”自比,暗示自己因言论获罪而被贬谪至远方。刚到达沙阳,便遭遇火灾,形象地描绘了命运的不测与多舛。
颔联“本为玄冥遭放逐,却因回禄更惊疑”,进一步解释了被贬的原因,原本是因为言论触及禁忌而被放逐,如今又因火灾而心生恐惧,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复杂心情。
颈联“生辰端是穷申未,学易何曾悟坎离”,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日似乎预示着穷困未尽,即使研习《易经》,也未能领悟其中的坎卦和离卦,暗含对命运无法掌握的无奈。
尾联“烂额焦头那足惜,只愁蓬迹久飘移”,诗人表示对于身体的痛苦并不在意,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行踪如同蓬草一般,长久漂泊不定,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