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查俭堂主事移居

墙角几叠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烟。

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间气象何萧然。

左桐右竹蹊径别,顿令杖履疑林泉。

平台三面敞虚碧,隔城翠霁浮晴川。

飘风偶送市声远,飞尘不到苔阶前。

主人习静悦幽赏,聿来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

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风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咏,佳话传自康熙年。

琳琅继和复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径已迟求仲至,一榻应待徐生眠。

层轩看月树入画,石栏点笔人如仙。

何必山亭与涧户,自无俗状能攀缘。

第五桥边夕阳路,临风载诵《停云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伊福讷的诗《次韵查俭堂主事移居》描绘了主人公查俭堂主事新居的清雅与宁静。首联以墙角的倪迂山和檐头的松烟滴落,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幽深意境。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市南的喧闹与这里的萧然,赞美了新居环境的清幽。

“左桐右竹”、“杖履疑林泉”等句,进一步刻画了小径的自然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平台开阔,视野碧空如洗,隔城远眺,景色宜人。风吹过,市声渐远,尘埃不染苔阶,更显静谧。

诗人赞赏主人喜好静谧与幽深,他在此时来访,正值初寒,增添了诗的季节感。室内布置简朴而雅致,透出南田般的田园风趣。查俭堂主事因才华出众,曾有佳话流传,今日又有诗友琳琅续和,使得居所更加生动。

诗人期待好友的到来,共享此处美景,夜晚在层轩赏月,白天在石栏下挥毫,生活如画,超脱世俗。最后,他感慨无需山亭涧户的偏远,此处已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烦扰,他在第五桥边夕阳下,吟诵着《停云篇》,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移居后的诗情画意与隐逸之志。

收录诗词(9)

伊福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友音布字闻远又自号双峰居士工书嗜酒往往不与人书其所善虽弗请亦与也以故多所不合竟以诸生老板桥郑燮为长歌以哀之词旨悲怆余读之深慨夫故旧之存殁为作是歌

吾乡书法双峰豪,藏帖千本如屋高。

摩挲寝食四十载,镕铸昔哲神嚣嚣。

平生爱友兼爱酒,酒酣始肯挥霜毫。

笔圆墨润腕肘活,往来如运庖丁刀。

楷法端庄杂流丽,九华春殿金环摇。

草书怪变莫方物,规矩巧随风雨交。

云屯海立露蛟蜃,巨石大木趋波涛。

观者屏息不得语,甬道九绝神兵鏖。

欻然却立更呼酒,纸上余力犹腾跳。

长安城中贵介子,高车大马行相邀。

等闲只字未易得,笑谓卿辈非吾曹。

琳宫梵字偶独往,要寻残碣窥前朝。

沙弥衲子喜一至,争煎佳茗沽春醪。

解衣磅礴数十纸,戏拍僧顶如空瓢。

晚游西园号老友,闻远晚年游康邸,葛衣竹杖从逍遥。

西园宾客多隽雅,一一心折同下僚。

相赏独有板桥郑,酒场棋墅恒连镳。

歌呼尔汝任所适,非云名士矜高标。

板桥作字自奇古,衾被画破多吴绡。

章草篆籀随手掇,懒同时辈为推敲。

喜共双峰遇都下,韩陵片石尊琼瑶。

戏鸿云鹤互倾倒,家鸡野鹜由诋嘲。

即今双峰墓木拱,荒原冷落迷蓬蒿。

犹复长歌致深慨,凄音激越兼《风》《骚》。

寄我一篇寒月夕,烛花如豆荧虚寮。

命儿细读再三听,涔涔老泪垂青袍。

独鹤无声斗杓转,百灵下集云旂飘。

怀人感旧渺何极,有酒难向霜空浇。

嗟乎双峰已矣板桥远,使我白发空萧萧。

形式: 古风

初寒(其一)

霜余风力紧,池水见冰痕。

落叶聚空巷,饥乌投远村。

杯深山酒薄,火细竹炉温。

病客将寒菊,萧然日掩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初寒(其二)

与客围炉话,匏樽亦尽欢。

意非矜旷达,老耻托饥寒。

乱草搜蟫箧,寒花上鹖冠。

破琴霜韵古,酒罢为君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东郭至荐福寺

漠漠禅院寂,萧萧落叶深。

晏坐复何有,磬声动寒林。

慈乌时一至,水石清禅心。

微风发纤籁,泠若鱼山音。

曰余身世役,百念载浮沈。

对此一茫然,千佛入我襟。

竦身上高阁,晴空下森森。

伫立默无言,片云出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