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画家对马的热爱与天赋,以及长辈对其作品的赞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灵感与情感交流的温馨场景。
首联“曾道名驹汗血回,千金身价重登台”,以“名驹”比喻少年画家的才华,将其比作价值连城的汗血宝马,登上艺术的巅峰。这里不仅赞美了少年的天赋,也暗示了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颔联“而翁此日方悲失,稚子无心貌得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长辈与少年在面对艺术作品时的不同心境。长辈可能因为失去某件珍贵之物而感到悲伤,而少年却在无意间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少年的天赋与潜力。
颈联“目下骊黄应莫辨,毫端变化若为开”,进一步描绘了少年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技艺的高超。骊黄在这里指色彩,诗人通过“骊黄应莫辨”表达出少年对色彩运用的精准把握;“毫端变化若为开”则形容了他在笔触上的灵活多变,如同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
尾联“一时鞭弭俱随手,腾踏教看远驭才”,总结了少年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与自信。这里的“鞭弭”比喻驾驭技艺的工具,少年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这些工具,展现出他卓越的技艺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最后,“腾踏教看远驭才”则表达了对少年未来艺术成就的期待,预示着他将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天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少年画家及其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与传承,同时也体现了长辈对年轻一代艺术才华的认可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