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愁君自尔,不乐我何曾。
西北山如削,明朝约共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春宵有感(其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多愁君自尔,不乐我何曾。"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多愁"显示了诗人的心境是沉重的,"君自尔"则是说别人或自己都在忙着自己的烦恼,而"不乐我何曾"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即自己也不再寻求快乐,因为这种努力似乎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西北山如削,明朝约共登。"
这一句中,诗人将自然景物——西北的山脉比喻为刀片般尖锐,显示出一种冷峻与孤立。而"明朝约共登"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或憧憬,即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清晨,与某个人一同攀登这座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未来的一丝期待。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命驾承千里,论文且一樽。
春高人易老,风雨闭柴门。
书来相借问,客至欲如何。
自草黄庭去,归来管割鹅。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