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喜雨》由清代诗人书山所作,描绘了雨水对于农业和民众生活的重要性。诗中以“天作及时雨”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适时帮助,让百姓在丰年中感到喜悦与满足。接下来,“民番乐有年”一句直接点明了雨水对于丰收的直接影响,使得人们在连续的年份中都能享受到丰足的收获。
“景风初布种,解泽已盈田”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雨水如何在播种初期就滋润土地,使得田间作物得以健康成长,水泽充盈。这里运用了“景风”这一意象,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了吉祥、美好的寓意,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海壤珍唯谷,神庥瑞应虔”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雨水视为天地间的宝贵资源,是上天赐予的福祉,象征着神灵的庇佑与恩赐。这不仅是对雨水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和谐关系的颂扬。
最后,“欢情看长养,南北共熙然”表达了因雨水而带来的普遍喜悦与和谐景象,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共享着这份喜悦,感受着大自然的恩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