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叹五首(其三)

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

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

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

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形式: 古风

翻译

蛙声嘈杂充满我的池塘,我怎能知晓你们是喜是悲。
周公以撒灰的方式教导后人,却对我这污浊之人无法施此教诲。
越地人对你们的喜爱超过肉类,用香料拌食来配早餐。
隐藏在泥沙中,不要随意出来,世人看重美食而轻视自然之物。

注释

蛙鸣:蛙的叫声。
聒聒:声音嘈杂。
满:充满。
我池:我的池塘。
宁:怎能。
知:知晓。
尔:你们。
乐与悲:快乐或悲伤。
周公:古代贤者。
洒灰:撒灰以示敬意或教诲。
教后世:教导后人。
顾:考虑。
龌龊:污浊不堪。
不忍施:无法施加。
越人:古代越地的人。
嗜:喜好。
汝:你们(指蛙)。
过:超过。
刍豢:泛指肉类。
芼:拌食。
芳香:香料。
侑:佐餐。
藏身:隐藏。
泥沙:泥土和沙子。
勿妄出:不要随意出来。
世人:世人。
重味:看重美食。
轻天物:轻视自然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有所叹五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池中蛙声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 这两句诗写景兼有深意,通过对蛙声的描述,诗人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情境,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小生物的同情和理解。

"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 这两句诗引用古代圣君周公用水洒灰以示民众教诲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的教育理念,表明自己对于后人的教导充满了宽容与悲悯之情,不忍心对有缺陷或不足的人施以严苛。

"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越人喜爱的食物通过烹饪变得更加美味,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这段落似乎表达了对平凡而质朴生活情调的赞美。

"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外界的警醒和自我隐退之意。诗人提醒自己要隐藏真实的情感,不要轻易地展露在世人的面前,因为世间的人往往过分追求口腹之欲而忽视了更高尚、更纯粹的事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与自我位置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有所叹五首(其二)

饥儿无食偷邻桑,主人杀儿尸道傍。

母兄知儿死不直,行哭吞声空叹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何为以身邀所轻。

没身毫釐易其死,世上谁非窃桑子。

形式: 古风

有所叹五首(其一)

十夫操戈群入市,市人奔走争逃死。

鸡飞犬逝闾里空,攘夺金珠虏妻子。

世人恶盗恐不深,真不为盗能有几。

何况蚩蚩田野人,欲使饥寒不为此。

形式: 古风

有感三首(其一)

郁城本自贰师谋,骑士拔剑犹封侯。

董生明经守正直,白首区区相侯国。

参差世事足嗟叹,我笑群儿较目前。

可能董子之荣辱,乃在封侯得失间。

形式: 古风

有感三首(其二)

昨日鸦作巢,今者鸦哺儿。

念知三月阑,春物行已稀。

晚风飒不收,残红怨馀姿。

回风起轻寒,拥炉火重吹。

灯明夜斋静,目涩临书迟。

病齿不饮酒,持杯劝妻儿。

岂无儿女心,惆怅桃李蹊。

彼昏安目前,丈夫方有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