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鄠

客谢酆桥道,逶迤紫阁阴。

云霞馀夕照,花柳暗春林。

灯火城中出,星河望里沉。

不知王逸少,何处赏偏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望鄠》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行经酆桥,远眺鄠地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客谢酆桥道”,点明了行旅之人经过酆桥的情景,一个“谢”字,既表达了对道路的感谢,也暗示了诗人对即将离开此地的不舍。接下来“逶迤紫阁阴”,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两侧是连绵的山岭,山色苍茫,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

“云霞馀夕照,花柳暗春林。”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夕阳余晖映照在云霞之上,与远处的花柳相映成趣,春林间似乎弥漫着一片生机盎然的气息。这里的“暗”字,不仅指光线渐暗,也暗示了春意的浓郁,给读者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双重享受。

“灯火城中出,星河望里沉。”这两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城市,灯火在夜幕中闪烁,仿佛是人间烟火的象征;而“星河望里沉”,则是在对比中突出了城市的繁华与星空的辽阔,给人以深邃的思考空间。这里不仅描绘了城市的夜景,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最后一句“不知王逸少,何处赏偏深。”巧妙地引用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雅情趣的向往。这里的“偏深”二字,既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艺术、对生活美的深刻追求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渼陂宅逢欹湖

方作城南别,重为鄠杜逢。

岂期尘雾里,今日见人龙。

邂逅非无意,酕醄谅可从。

明朝予北去,何处望仙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水北山房作二首

水北君归隐,匆匆十五年。

我来重极目,疑似岳阳川。

楼阁参差里,亭台杳霭边。

鸟声听不尽,花底有鸣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经暖泉宅

二曲交游客,如君信不多。

几时违笑语,荒冢已烟萝。

却望题诗处,其如洒泪何。

谩看忧乐事,千古一南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午霁发彭麓

复从车马去,何以遂襟期。

始信山林趣,全归燕暇时。

霁云随望薄,流曜落秋迟。

不及东岩子,常衔浊酒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