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兴山中古梅(其一)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几宵明月上,为子动瑶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福兴山中古梅的深情赞美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梅历经沧桑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开篇即点出古梅的年代久远,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即使是狂风骤雨也无法轻易摧残它。这里通过“风雷”与“不忍侵”的对比,突出了古梅的顽强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质。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通过对比桐木和竹子的老化,进一步强调了古梅的独特之处。桐木和竹子在岁月的侵蚀下,虽然外表或内部发生了变化,但古梅却依然保持着其本质的坚韧与活力,不随时间而衰败。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梅的敬仰之情。古梅以自然之道与周围的山水相呼应,不言而喻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道”不仅指自然规律,也包含了诗人对古梅精神境界的理解与认同。

“几宵明月上,为子动瑶琴。”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月光的照耀下,古梅似乎与明月产生了某种共鸣,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弹起了瑶琴,以此来表达对古梅的赞美与敬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深化了主题,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福兴山中古梅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坚韧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福兴山中古梅(其二)

一花开混沌,静者最先知。

雪满空山夜,云生绝壁时。

幽光溪四照,素影鹤相持。

辛苦传春信,阴风莫太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紫峰阁梅(其一)

绝壑春难早,鸿濛养有馀。

光生无月处,香在未花初。

入石僧同定,横溪客自疏。

年年紫峰阁,为尔一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紫峰阁梅(其二)

夜夜空林里,相看冻不归。

坐残千嶂雪,添尽五更衣。

结侣如园绮,为餐当蕨薇。

无人爱幽独,于此共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燕京述哀(其一)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