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化何奫沦,泱漭无停止。
天地混沌日,沦海何时起。
一碧浑涵间,今有太古水。
潮汐割昏晓,如斯夫不已。
月满鱼脑盈,月晦蚌胎死。
渔父携筠篮,追随者稚子。
逐虾寻海舌,淘泥拾鸭嘴。
细不遗蟹奴,牵连及鱼婢。
生物供人用,造化意如此。
鲲鲸在其中,芥子须弥耳。
圆䆸时一望,磨青几万里。
这首清代诗人郝懿行的《拾海错》描绘了一幅大海深处生动的画面。诗中通过描述潮汐的昼夜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永恒:“潮汐割昏晓,如斯夫不已。”月亮的盈亏变化,暗示了世间万物的生长与消亡:“月满鱼脑盈,月晦蚌胎死。”渔父和稚子的形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他们捡拾海中的各种生物,如蟹、虾、鱼等,展现出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供给:“细不遗蟹奴,牵连及鱼婢。”
诗人以“鲲鲸在其中,芥子须弥耳”来比喻大海的广大无垠,即使是庞然大物如鲲鲸,相对于浩渺的大海也如同芥子,而人的视野则如磨青的万里大地,只能偶尔一窥其圆融壮丽。整体上,这首诗寓言丰富,借拾海错之事,表达了对造化之妙和生命之谜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
不详
五日不读书,筋力欲衰老。
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
常恐名不立,青青去人早。
铅椠无虚陈,经训恣蒐讨。
况偕素心人,疑义相与考。
偶然窥新境,郎若睹清昊。
孜孜入编记,日久成初稿。
敢云希古人,亦曰敦宿好。
乍远长安市上尘,故园风景喜相亲。
青山有意迎归客,绿竹居然识主人。
书味寻时还似旧,世情阅处更添新。
牙笺未理须吾事,且养他年拜献身。
人言三伏暑天长,我有间中逃暑方。
山气西来朝带爽,窗风北过午生凉。
心清不借甘瓜镇,几静惟闻古墨香。
更喜眠余湘簟冷,蝉声乱落读书床。
城市居然似隐沦,小园间涉趣偏真。
花间徐步不惊鸟,竹里深藏如避人。
冒雨寻畦蔬甲媆,随篱插树土痕新。
蓬蒿满径荒芜久,芋栗全收复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