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淮的《牡丹百咏(其六)》描绘了一种极致的牡丹之美。首句“胭脂为骨晕生神”,以胭脂比喻牡丹花瓣的鲜艳,犹如女子肌肤般细腻,生动展现了牡丹的娇艳。次句“不许绯桃更逼真”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独特魅力,超越了桃花的艳丽。
“疑谪艳阳天上质”将牡丹比作从天上下凡的仙子,其美超凡脱俗。“绝胜佳丽水边人”则暗示牡丹的美丽胜过人间任何美女,尤其是那些在水边映照的倩影。接下来,“染来香骨蔷薇露,点破红腮柳絮尘”通过对比蔷薇的露珠和柳絮的轻尘,赞美牡丹的香气与色彩。
尾联“莫向花时不欢赏,人生能见几番春”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因为春天和牡丹的盛开不会长久。最后一句“始信此为倾国色,与君同占可怜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倾国倾城之姿的赞叹,认为它足以与春天中最美的事物共享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美丽无比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