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
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伏溜侵阶润",水流在台阶边缓缓流淌,渲染出湿润的春意;"繁花隔竹香",花开得很盛,但通过竹叶间隙传来的却是淡淡的花香,这里既写出了春花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对细微之物的捕捉。
接着,"娇莺方晓听",早晨时分,听到鸟儿柔和的鸣叫声;"无事过南塘",没有特别的事,就随意地走过了南边的小水塘。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享受以及对闲适情调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捕捉春日的生动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脱尘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冥得机心岂在僧,柏东闲步爱腾腾。
免教世路人相忌,逢着村醪亦不憎。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
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
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