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二)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寥落平生意。任人间、纷纷筝阮,几曾如此。

一夜清霜中庭下,未算襟头酒泚。

但无数、城乌惊起。

丛木萧萧长空阔,问前身我可同青兕。

歌未歇,正狂醉。红蘅碧杜谁能比。

揽芳华、天涯正远,相思何地。

惟有幽林堪客隐,盛得几分秋气。

莫忘了、联床风味。

匹马频嘶斜阳外,看关河欲暮吾行矣。

临别语,望君记。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梁鼎芬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开篇“寥落平生意”,诗人以一种孤独而淡泊的心态,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任人间、纷纷筝阮,几曾如此。”诗人似乎在说,世间纷扰,如同筝阮之音,自己却很少被这种喧嚣所影响,保持了一种内心的宁静。

接着,“一夜清霜中庭下,未算襟头酒泚。”描述了秋夜清霜的景象,诗人并未因寒冷而感到酒意上涌,而是更加清醒地面对自然的变化。通过“但无数、城乌惊起”一句,诗人借城乌的惊飞,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敬畏。

“丛木萧萧长空阔,问前身我可同青兕。”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青兕,与自然界的丛木共舞于广阔的天空之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歌未歇,正狂醉。”诗人以歌声表达情感,即使在狂醉之中,歌声也未曾停歇,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红蘅碧杜谁能比。”诗人赞美红蘅碧杜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揽芳华、天涯正远,相思何地。”诗人感叹芳华易逝,天涯路远,表达了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惟有幽林堪客隐,盛得几分秋气。”诗人认为只有幽静的森林才是隐居的理想之地,这里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莫忘了、联床风味。”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与朋友共眠的乐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匹马频嘶斜阳外,看关河欲暮吾行矣。”诗人骑着马,在夕阳西下的关河之间前行,预示着即将踏上旅途,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临别语,望君记。”诗人以临别的话语,希望友人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病中答黄三

人生如客。死葬要离侧。万岁千秋谁料得。

那有是非黑白。数声水向东流。一弯月在西头。

欲说伤心何事,鸟啼花落休休。

形式:

醉太平

黄童画痴。狂来赋诗。青猿钗鹿相随。过茶时酒时。

天涯牧之。愁来鬓丝。朝朝暮暮相思。有风知雨知。

形式:

台城路.乙酉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越八日姚柽甫丈约云阁与余往南河泡看荷花各得词一首时余将出都矣

片云吹坠游仙影,凉风一池初定。

秋意萧疏,花枝眷恋,别有幽怀谁省。斜阳正永。

看水际盈盈,素衣齐整。

绝笑莲娃,歌声乱落到烟艇。词人酒梦乍醒。

爱芳华未歇,携手相赠。

夜月微明,寒霜细下,珍重今番光景。红香自领。

任漂没江潭,不曾凄冷。只是相思,泪痕苔满径。

形式:

点绛唇.咏西施舌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

肯使轻磨灭。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

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