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

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

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

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记箫声、淡月梨花院。

砑笺红、谩写东风怨。一夜落月啼鹃,唤四桥吟缆。

荡归心、已过江南岸。清宵梦、远逐飞花乱。

几千万缕垂杨,剪春愁不断。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

翻译

茂密的叶子下阴凉清新,孤独的花朵散发着冷香,春天在逐渐更换着芳洲的景色。
独自饮酒轻吟,心中惆怅,因为知心的朋友已经疲惫于游历。
想象中有人在轻纱和香帘后凝视远方,误以为是烟雾中的船只或风中的幔帐。
天涯芳草,辜负了华堂上双燕的陪伴。记得那箫声、淡月和梨花的庭院。
研磨的红色信笺上徒然写着对东风的幽怨。一夜月落,杜鹃啼叫,唤醒了四桥边的吟唱船缆。
心中的归意已越过江南的岸边。清冷的夜晚,梦境随着纷飞的花瓣飘向远方。
千万缕垂柳摇曳,剪不断的是绵绵春愁。

注释

腻叶:茂密的叶子。
阴清:阴凉清新。
孤花:孤独的花朵。
香冷:散发冷香。
迤逦:逐渐。
芳洲:水边的陆地。
絮幕:轻纱。
香帘:香帘子。
烟樯:烟雾中的船只。
风幔:风中的幔帐。
箫声:箫笛的声音。
淡月:清冷的月亮。
砑笺:研磨过的纸张。
东风:春风。
落月:月落。
啼鹃:杜鹃鸟啼叫。
四桥:四座桥。
吟缆:吟唱的船缆。
荡归心:强烈的归乡之心。
江南岸:江南岸边。
清宵:清冷的夜晚。
飞花:纷飞的花瓣。
垂杨:垂柳。
春愁:春日的愁绪。

鉴赏

这首《拜星月慢》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开篇“腻叶阴清,孤花香冷”形象地刻画了清冷的春日景象,叶子滋润而略带湿润,孤零零的花朵散发着微凉的香气。接着,“迤逦芳洲春换”暗示着春天在慢慢转换,芳洲上景色变换。

词人借酒抒怀,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寂,“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感叹知音远行,自己感到疲倦和失落。想象中,对方可能在烟雾缭绕的船帆和帷幔后凝望,误以为是词人。“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则寓言了离别后的孤独,燕子尚能双飞,而词人却形单影只。

“记箫声、淡月梨花院”回忆起往昔在梨花院中,月光下吹箫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只能徒然在红笺上写下相思之情。“东风怨”表达了对春风无常的感慨,也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一夜落月啼鹃,唤四桥吟缆”描绘夜晚月落时分,杜鹃哀啼,似乎在呼唤词人归航,然而心已随江水南下。“清宵梦、远逐飞花乱”写梦境中,词人的心绪随着纷飞的花瓣飘向远方,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几千万缕垂杨,剪春愁不断”以垂杨的万千柔条比喻无尽的愁绪,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无法排解的春愁。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天、友情和远方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其二)

万雪千霜。禁持不过,玉雪生光。

水部情多,杜郎老去,空恼愁肠。天寒野屿空廓。

静倚竹、无人自香。一笑相逢,江南江北,竹屋山窗。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一)

约略春痕。吹香新句,照影清尊。

洗尽时妆,效颦西子,不负东昏。金沙旧事休论。

尽消得、东风返魂。一段真情,风前孤驿,雪后前村。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三)

映水穿篱。新霜微月,小蕊疏枝。

几许风流,一声龙竹,半幅鹅溪。江头怅望多时。

欲待折、相思寄伊。真色真香,丹青难写,今古无诗。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四)

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女深帏。芳心自有天知。

任醉舞、花边帽敧。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