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何子发自荆湖宣抚幕客罢归过我晋康投诗索报勉意塞请

南北新来寻旧盟,江淮襄汉又休兵。

召还开府诸元帅,谢遣游谈几老生。

背上琴声忠愤激,腰间剑气血冤腥。

君不见老范相知小相沮,横渠自反高自许。

三略六韬付掷捐,中庸大学归含咀。

未遑尽发千古圣道机,犹不失为一代士宗主。

形式: 古风

翻译

最近南北之间寻求旧日的联盟,江淮和襄汉地区又停止了战争。
召回了所有的元帅回到朝廷,辞退了那些闲聊的老者。
他们的背上响着激愤忠诚的琴声,腰间佩剑充满血仇与冤屈。
你难道没看到,老范这样的知己也会有沮丧的时候,横渠自省却有着高远的期许。
兵书谋略被弃置不顾,转而研读《中庸》和《大学》,深入体会其中深意。
来不及完全揭示千年的圣人智慧,但他们仍不失为一代士人的领袖。

注释

寻旧盟:寻求旧有的联盟。
休兵:停止战争。
开府:指朝廷召回重要将领。
谢遣:辞退。
忠愤激:充满忠诚和愤怒。
冤腥:血仇与冤屈。
老范:可能指范仲淹等知名人物。
横渠:张载,北宋理学家。
三略六韬:古代兵书。
含咀:深入品味。
圣道机:圣人的智慧。
士宗主:士人的领袖。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何子发的激励。首句"南北新来寻旧盟,江淮襄汉又休兵"描绘了战事暂息,南北双方寻求和解的情景。"召还开府诸元帅,谢遣游谈几老生"暗指朝廷召回将领,结束军事行动,而一些老臣也被遣散,流露出对政局调整的观察。

"背上琴声忠愤激,腰间剑气血冤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出何子发的忠诚与愤慨,以及他身上的英勇气质。接下来的诗句引用范仲淹和张载的事例,"君不见老范相知小相沮,横渠自反高自许",意在鼓励何子发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高尚的志向。

"三略六韬付掷捐,中庸大学归含咀",诗人希望何子发能放下过去的军事策略,深入研习儒家经典,以智慧和道德修养应对未来。"未遑尽发千古圣道机,犹不失为一代士宗主"则赞美何子发尽管未能完全施展抱负,但仍不失为士人的典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时局的深沉思考,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寄语,体现了曾丰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士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南有嘉鱼

维离之方,维丙之穴。谁幽尔宅,自濡自沫。

惟性是适,与汩俱入。莫厝其罬,亦孔之黠。

维夏之时,维孟之月。谁浪尔迹,于哺于歠。

惟物是訹,与潏俱出。莫税其罼,亦孔之拙。

天予之骨,其鲠如鲮。道与之肉,其糜如鯹。

非美人口,可昌我龄。奈何薄味,从尔休声。

曲氏倾意,人动情。

虽彼相欺以机械,亦由自暴其神灵。

彼名有累兮彼生,吾生奚用兮吾名。

形式: 四言诗

题潘兰史罗浮纪游

曾控飞车穿武胜,输君扶杖上罗浮。

记行莫作词人语,大陆河山半异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

此夕高寒忆上京,定知风景异幽并。

呼驼河水秋多梦,飞雁关门夜有声。

未必白衣明主召,岂无蓝谷故侯兵。

更谁共洒裴刘泪,月照边烽占晋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庄送邓秋枚之海上

此去江南定有诗,梅花开处各天涯。

客中元白交如水,海上冬青雪满枝。

报国身闲犹爱日,怀人岁暮况衰时。

铜驼望断关山路,消息凭君慰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