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八)

济难资长策,常怀国士风。

秦强因将白,鲁弱更蒐红。

叹己怀孤愤,忧时咏小戎。

儒冠须勿溺,邂逅亦成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寻求解救困难的长远之计,始终保持着国家栋梁的气度。
秦国强大依靠将领的智谋,鲁国弱小则更加重视军事训练。
感叹自己怀抱孤独的愤怒,忧虑时事而吟咏着小规模的战争诗篇。
即使身着儒生的帽子,也不能沉溺于书本,偶然的机会也能成就大事。

注释

济难:解救困难。
资:作为。
长策:长远之计。
国士风:国家栋梁的气度。
秦强:秦国强大。
将:将领。
白:智谋。
鲁弱:鲁国弱小。
蒐红:重视军事训练。
己:自己。
孤愤:孤独的愤怒。
忧时:忧虑时事。
小戎:小规模的战争。
儒冠:儒生的帽子。
勿溺:不要沉溺。
邂逅:偶然的机会。
成功:成就大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属于和诗的一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国事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士人风范的怀念。

“济难资长策,常怀国士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国家有难时,希望能够依靠贤能之士的远见卓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些忠诚于国家、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的怀念和尊崇。

“秦强因将白,鲁弱更蒐红。” 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国与弱国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强盛与否的关切。秦指的是西北地区,以强大著称;鲁则是东方,以柔弱为特点。将白和蒐红可能是指战争中的胜负,其中“白”、“红”有时也象征着战事的结果。

“叹己怀孤愤,忧时咏小戎。”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里的小戎可能是指边塞之地的军旅生活,或是指战争中的小规模冲突。诗人通过咏叹这些事件,抒发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孤独的愤懑。

“儒冠须勿溺,邂逅亦成功。” 最后两句则是在强调文人的角色和价值,不应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儒冠指的是文人学士,他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和理想追求,即使在乱世之中,也能够找到成功的路径。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等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七)

断虹明晚井,烟霭半随风。

岸柳霜收绿,庭榴日贷红。

酒酣肠有海,棋战手兴戎。

赓唱逢勍敌,方知比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六)

微吟时拥鼻,潇洒晋人风。

客至添樽绿,官闲省印红。

易徂嗟岁月,迭盛叹华戎。

愿草浯溪颂,中兴旦暮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五)

海市从萧索,杯盘乐土风。

郡楼山向背,村坞树青红。

玉麈嗤夷甫,牙筹陋阿戎。

王侯真梦耳,穴蚁更论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四)

灿烂燕公笔,飘然迈祖风。

高吟时举白,戏语或题红。

讶敏文翻水,誇严律比戎。

诗坛如第将,苏李谢前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