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夏原吉的《嫦娥答》描绘了嫦娥在月宫中孤独度日的情景,以及她对人间生活的遥望和向往。首句“独宿蟾宫春复秋”表达了嫦娥在月宫中的寂寞,一年四季独自一人,暗示着她的孤寂与永恒。接下来的“云泥相隔路悠悠”进一步强调了她与人间的距离遥远,道路漫长。
“晦明有数非蟆食,圆缺惟时岂斧修”这两句诗意深沉,意指月亮的盈亏变化并非随意,而是自然规律使然,暗示嫦娥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间规律的好奇。接着,“影捉水中人自醉,象悬天上孰能游”通过比喻,描绘嫦娥在月宫中看到自己倒影在水中的孤独身影,以及仰望星空的无尽思绪。
最后两句“欲攀桂子观仙舞,须觅灵槎犯斗牛”表达了嫦娥渴望离开月宫,乘着神话中的“灵槎”(传说中的飞往月宫的舟船)去人间观赏仙子的舞蹈,展现了她对人间热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嫦娥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孤独、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