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邵才高云与机,林间文会忽相违。
南中草木正黄落,或羡冥鸿两两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送谢氏昆仲归闽中》中的片段。林逋以清高的才情自比为云与机,暗示自己超然物外的品格。他表达了对友人谢氏兄弟归乡的离别之情,通过描绘南中草木正值黄叶飘零的秋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二人如鸿雁成双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留恋。整体上,此句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淡泊意境。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贝叶松枝想暂閒,半囊乘兴几时还。
船窗月上沧洲远,应有诗题忆旧山。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贾人船。
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谢公池上楼。
何意师言石门路,一瓶还自上归舟。
石梁天绝赤城深,影落苍冥几万寻。
金策若回聊为说,慰予终老爱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