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庭树号蝉日已凉,寒云横雁夜何长。

挟书万里千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

西北诸山连朔漠,东南众水隔荆扬。

淹留不去惭苏子,莫遣貂裘厌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遣兴》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首联“庭树号蝉日已凉,寒云横雁夜何长”,以蝉鸣、寒云、孤雁等意象,勾勒出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蝉声渐歇,天色已晚,寒云低垂,大雁南飞,夜晚似乎更加漫长,营造了一种时间的凝滞感。

颔联“挟书万里千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转而描写主人公的行迹与心境。他背负着书籍,穿越万里的路程,为的是寻找明君,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离别故乡已有三年之久,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这两句既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西北诸山连朔漠,东南众水隔荆扬”,进一步扩展了空间的广度,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更远的地方。西北的山脉连接着遥远的沙漠,东南的江河阻隔着荆楚与江南,形象地描绘了广阔天地间的距离与隔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与挑战。

尾联“淹留不去惭苏子,莫遣貂裘厌雪霜”,以苏轼的典故自比,表达了主人公虽滞留异乡,但不因环境艰苦而退缩的决心。他希望像苏轼那样,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失去内心的坚韧与乐观,避免让貂裘因寒冷而厌倦,象征着对生活困境的积极应对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坚持与牺牲精神。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湖上

秋郊纵步却骖驔,胜事能多许客参。

如雪万家收早稻,未霜千树著黄柑。

鼍鸣海上潮先涌,猿叫山前雾欲含。

放浪渔樵元有处,使人犹爱住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偕汪侯宴舟中

中流画鹢独翱翔,暂勒鸣驺驻岸旁。

风引锦帆冲野色,波随兰棹泛晴光。

草涵宿润珠玑滑,麦涨春云饼饵香。

何事乘槎之海上,问津从此达天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胡伯衡飞云图

未应时命固相违,千里遨游久不归。

已占龙头承紫诏,更蕲马首赐朱衣。

尘沙客路牵愁远,泉石家乡入梦稀。

日夜思亲心更切,沧浪怅望白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吴山晚眺

山椒翚构四垂宽,上相旌旗会览观。

傍近江湖天广大,上连星斗地清寒。

龙宫永锁函书閟,凤岭重嗟苑树残。

此际独无云蔽日,正宜翘首望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