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比干墓

埋恨非埋骨,生前怨不逢。

比干犹有墓,周室合增封。

一死身奚惜,孤忠愤所钟。

清朝加显泽,终古志遗踪。

宠辱嗟何意,兴亡记所从。

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的作品《封比干墓》,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比干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埋恨非埋骨,生前怨不逢”,诗人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比干之死的哀悼,并暗示了比干在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其冤屈深重,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死亡,更是精神上的痛苦与遗憾。

颔联“比干犹有墓,周室合增封”,诗人指出尽管比干已逝,但他的墓地依然存在,这象征着后人对他的纪念与追思。同时,诗人也提出,作为周室的重要人物,比干应该得到更多的尊崇与封赏,反映出诗人对于公正与历史评价的期待。

颈联“一死身奚惜,孤忠愤所钟”,诗人赞扬比干的忠诚与勇气,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惜一切,这种孤注一掷的忠诚,正是他内心愤慨与坚持的体现。这一联展现了比干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尾联“清朝加显泽,终古志遗踪。宠辱嗟何意,兴亡记所从。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比干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干的功绩与精神将被后世铭记,无论是在清朝还是未来,他的事迹都将流传下去。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无论是荣宠还是羞辱,都难以影响比干的崇高地位。最后,诗人以“谁甘游地下,攀槛敢婴龙”结束,表达了对比干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干的缅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公正、忠诚与历史评价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过畦润

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

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

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

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

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

时逢原上客,大半话耕犁。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机舂潺湲力

机事嗟何巧,空村不住舂。

潺湲因借力,俯仰若为容。

尽日劳双杵,疏泉隔几峰。

无人长轧轧,助我为淙淙。

碓下僧长喜,溪边妇亦慵。

香厨炊已办,时倩野云封。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池水观为政

笔落冰人语,霜凝照夜姿。

平心长似水,观政可于池。

即彼挼蓝处,看渠据案时。

清能见肝胆,烛可但须眉。

泥浊廉何有,泉贪饮自知。

笑他浑数尺,谁道是吾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水中有行车

野水云何涸,咨嗟为久晴。

昔曾移艇去,今见有车行。

石已磷磷白,流无脉脉生。

不愁濡辔渡,只恐细鱼惊。

宁复沧洲兴,空馀野渡名。

秋霖看拍岸,还听棹歌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