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绿吟

采绿鸳鸯浦,放画舸、水北云西。

槐薰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

点尘飞不到,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

想明珰、凌波远,依依心事寄谁。

移棹舣空明,蘋风度、琼丝霜管清脆。

咫尺挹幽香,怅岸隔红衣。

对沧洲、心与鸥闲,吟情渺、莲叶共分题。

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合翠微。

形式: 词牌: 采绿吟

翻译

在鸳鸯湖边采摘绿色的植物,让画舫在水北云西间游弋。
槐树的香气飘进扇中,柳荫下船桨轻摇,花露沾湿了诗篇。
尘埃无法触及这如冰壶般清澈的世界,浅色的云霞像玻璃一样压在湖面。
想象着那明珰佩戴的女子,踏波而来,心中的思绪寄托给何人。
划动船桨,停泊在明亮的水面,清风吹过,带着蘋花的香气和琼丝般的乐声。
近在咫尺却只能闻到幽香,遗憾的是,岸的另一边隔着红衣相隔。
面对着水边的景色,心境与鸥鸟一样悠闲,吟诵的情感与莲叶一同分享。
举杯良久,月光渐凉,烟雾笼罩着翠绿的山色。

注释

鸳鸯浦:鸳鸯出没的湖泊。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的湖水。
明珰:古代妇女耳饰,这里代指女子。
蘋风:形容清凉的风,源自水中浮萍。
红衣:可能指女子的衣物,也可能象征远方。
沧洲:水边,这里指自然环境。
渺:形容心情或思绪深远。

鉴赏

这首宋词《采绿吟》是周密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开篇“采绿鸳鸯浦”以鸳鸯为引,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放画舸、水北云西”展现了画面的动态美,船只在水面上悠然划过,云彩在天际间飘逸。

“槐薰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通过嗅觉、触觉和视觉的结合,传达出夏日的清凉与诗意。"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运用比喻,形容水面如冰壶般清澈,天空的晚霞倒映其中,宛如浅色的玻璃。

“想明珰、凌波远,依依心事寄谁”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处寄托的情感。接下来,“移棹舣空明”描述了船行至开阔水面,四周寂静,只有清风吹过。“蘋风度、琼丝霜管清脆”则进一步渲染了清冷而优美的意境,仿佛听到吹奏的乐声。

“咫尺挹幽香,怅岸隔红衣”写主人公近在咫尺却无法触及的遗憾,以及对岸边红衣女子的遥望和惆怅。随后,词人将自己的心境与鸥鸟的悠闲相比,表达了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吟情渺、莲叶共分题”表达出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创作诗歌的情境。而“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合翠微”以景结情,描绘了月升夜幕降临的宁静时刻,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整体来看,《采绿吟》是一首细腻描绘江南水乡景色,融入个人情感的词作,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南楼令/唐多令(其一)次陈君衡韵

桂影满空庭。秋更廿五声。一声声、都是消凝。

新雁旧蛩相应和。禁不过、冷清清。酒与梦俱醒。

病因愁做成。展红绡、犹有馀馨。

暗想芙蓉城下路,花可可、雾冥冥。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次陈君衡韵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送新愁、千里孤鸿。

摇落江蓠多少恨,吟不尽、楚云峰。往事夕阳红。

故人江水东。翠衾寒、几夜霜浓。

梦隔屏山飞不去,随夜鹊、绕疏桐。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戏次赵元父韵

好梦不分明。楚云千万层。带围宽、愁损兰成。

玉杵玄霜才咫尺,青羽信、便沈沈。水调夜楼清。

清宵谁共听。砑笺红、空赋倾城。

几度欲吟吟不就,可煞是、没心情。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又次君衡韵

敧枕听西风。蛩阶月正中。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辇路又迎逢。

秋如归兴浓。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