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七十)

不向双林寄此身,却于梁土惹埃尘。

当时不得志公老,也是恓恓去国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我不会将自己寄托在双林这个地方,反而在这里沾染了世俗的尘埃。
当年未能实现抱负,老去时也带着遗憾离开故国。

注释

不向:不打算。
双林:可能指具体的地方,也可能象征隐居之处。
寄此身:寄托自己的生活或理想。
却于:反而。
梁土:这里指世俗之地,可能暗指官场或尘世。
惹埃尘:沾染尘世的污垢或烦恼。
当时:过去的时候。
不得志:未能实现抱负。
公老:年老的公卿,可能指诗人自己。
恓恓: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去国人:离开故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七十首。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不向双林寄此身”,暗示了诗人原本可能向往出家修行,远离尘世纷扰,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他未能如愿在寂静的双林寺度过一生。次句“却于梁土惹埃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处世俗,不得不在梁土(可能指当时的都城)沾染尘俗之事,感到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当时不得志公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年事已高但仍不得志的感慨,这里的“公老”可能暗指自己或他人。最后一句“也是恓恓去国人”,“恓恓”形容心情不安或忧虑,“去国人”则表明诗人对于离开家乡或理想国的忧虑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展现了僧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苦闷。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九)

句里呈机劈面来,烁迦罗眼绝纤埃。

东南西北门相对,无限轮锤击不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一百则(其三十六)

千峰盘屈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谭。

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形式: 偈颂 押[覃]韵

颂一百则(其六十五)

公案圆来问赵州,长安城里任闲游。

草鞋头戴无人会,归到家山便即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一百则(其十一)

凛凛孤风不自誇,端居寰海定龙蛇。

大中天子曾轻触,三度亲遭弄爪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