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幽静书斋中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淡泊与闲适的情趣。
首联“幽斋无事似山家,寂寂柴扉闭晚霞。”开篇点题,以“幽斋”形容书斋环境的清幽,与山居生活相仿佛,柴扉紧闭,晚霞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几分神秘的氛围。
颔联“夜静敲灯时读史,月明烧竹自煎茶。”进一步展现主人的生活状态。夜晚静谧,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历史书籍,月光皎洁,亲自点燃竹子煮茶。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主人对知识的热爱,也展现了他追求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颈联“呢喃屋上一双燕,咶噪池边两部蛙。”通过描写屋檐下的燕子轻声细语和池塘边青蛙的喧闹,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对比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尾联“怪得长能消永昼,焚香扫地间栽花。”诗人自问为何能如此悠然自得地度过漫长的白天,原来是因为焚香、清扫、种花这些日常活动,让时间变得充实而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斋中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内心平静、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