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鼎仪池上

醉起北林夕,重过即旧游。

浅波双鹭宿,深竹数萤流。

袅袅风烟暮,娟娟月露秋。

病怀宜此景,消得故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傍晚在鼎仪池畔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醉起北林夕”,以“醉起”二字开篇,仿佛诗人从某种沉醉中醒来,步入北林,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重过即旧游”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情感的深厚,每一次回访都如同重逢老友,充满了温暖与亲切。

“浅波双鹭宿,深竹数萤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象。浅浅的水面映衬着两只白鹭栖息的身影,宁静而和谐;而深邃的竹林间,几只萤火虫轻盈地穿梭,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袅袅风烟暮,娟娟月露秋。”随着夜色渐浓,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烟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月光洒落,露珠闪烁,秋意渐浓,这一幕幕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深处。这里的“袅袅”和“娟娟”分别形容了风烟与月露的轻柔与清丽,细腻地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感。

最后,“病怀宜此景,消得故人留。”诗人感慨自己因病而心绪不宁,但面对这样的美景,却能暂时忘却病痛,感到心灵得到了慰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能够留住那些曾经陪伴自己的朋友,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忙与病痛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33)

张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林书屋

竹里巢栖隐,萧然君子居。

清风蒋生径,古意邺侯书。

凤宿寒灯外,芸香春笋馀。

惟应过三益,著论辟玄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腊月二日舜咨席各赋

故人敦宿好,残岁合馀欢。

节序从渠暮,交盟不尔寒。

风前凭玉树,霜际浥丛兰。

吟动先春兴,清觞未可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徐仲山主事山东管泉

水部分司地,君行得所便。

道心东望鲁,国计北通燕。

退扫探元化,行吟俯逝川。

平生四海意,从此达㳙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六日初斋夕偶成

素幔隐红毡,神清夕未眠。

春星窥牖入,宫漏隔街传。

树影旧房月,茶香新汲泉。

斋居此风景,容易见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