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施侃的《岁暮》描绘了一幅冬季山村傍晚的景象。首句“阴风激人山雪动”,通过“阴风”和“山雪动”展现了天气的寒冷与风力之大,渲染出冬日的肃杀气氛。接着,“空村入暮岁事微”写出了村庄在黄昏时分的寂静和生活的艰辛,暗示着一年将尽,农事渐少。
“饥鸟挟子抱寒树”细致刻画了饥饿的鸟儿在寒风中寻找栖身之处的情景,流露出生命的坚韧与无奈。而“农夫牵茅遮坏扉”则描绘了农夫艰难地修补破旧的茅屋,显示出他们的勤劳与贫困。
“塞北蒲宫何燥燥,城东草堂聊依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边塞的干燥与城东简陋草堂的勉强栖身形成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感慨。
最后,“青灯照影忽不惬,却走出门月满衣”以青灯照影和出门望月两个动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由不快转为对外界自然景色的欣赏,暗含着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暮时节山村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