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冈武侯祠

祠堂旧是栖迟地,门外曾停三顾车。

自信君臣并鱼水,不教莘渭擅耕渔。

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

魏殿吴宫俱泯灭,荒冈犹峙劫灰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卧龙冈武侯祠的历史与文化氛围,通过祠堂与诸葛亮的关联,展现了历史人物与地点之间的深厚联系。首句“祠堂旧是栖迟地”,点明了武侯祠作为诸葛亮隐居之地的历史背景。接着,“门外曾停三顾车”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强调了诸葛亮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自信君臣并鱼水”,表达了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关系的和谐与亲密,如同鱼得水一般。而“不教莘渭擅耕渔”则进一步说明诸葛亮不仅在政治上为刘备出谋划策,在生活上也与百姓同甘共苦,体现了他作为贤相的全面才能和高尚品德。

“大星堕地终炎祚”,暗示了诸葛亮的去世标志着蜀汉政权的衰落,这里的“大星”比喻诸葛亮,而“炎祚”则是指蜀汉的国运。后两句“古柏参天傍草庐”,以古柏象征诸葛亮的坚韧与长久影响,即使在他去世后,他的精神依然在草庐旁的古木中得以延续。

最后,“魏殿吴宫俱泯灭,荒冈犹峙劫灰馀”将视角拉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对比了三国鼎立时期的辉煌与最终的消逝,而卧龙冈上的武侯祠则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历经沧桑,依旧屹立不倒。整首诗通过对武侯祠及其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刘师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漂母祠

清淮水涨岸添痕,望畏长堤古庙存。

一饭偶然怜饿者,千金何必重王孙。

母能忘报真高谊,汉不酬功实寡恩。

我亦江湖垂钓客,经过聊为荐芳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读楚辞作

无端哀怨入秋多,读罢《离骚》唤奈何!

明月竹枝湘浦夕,西风木落洞庭波。

美人环佩惟兰杜,公子衣裳在芰荷。

千古灵均有高弟,江潭能唱《大招》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画

桃花灼灼水潺潺,隔断千山与万山。

生怕渔郎漏消息,不流一片到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彭城道中

天子依然归故乡,《大风歌》罢转苍茫。

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韩彭守四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