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感觉自己如同秋天的荷花逐渐凋零,原本为国效力的志向也渐渐落空。
即使厚厚的冰层照耀着阳光还能带来一丝温暖,但我的病弱之躯面对春天的到来仍未恢复。
镜子中的白须又增添了几分,枝头的黄鸟安静地鸣叫。
庾楼的恩惠如同神灵相通,但又怎能改变我当前的困厄,无法如掷骰子般轻易扭转命运。

注释

身:自己。
比:比较。
秋荷:秋天的荷花(比喻衰老)。
觉:感觉。
渐:逐渐。
枯:凋零。
致君:为国效力。
经国:治理国家。
堕:落空。
前图:先前的计划或理想。
层冰:厚厚的冰层。
照日:照耀着阳光。
犹能:仍然能够。
暖:温暖。
病骨:病弱的身体。
逢春:遇到春天。
却未:但并未。
苏:恢复。
镜里:镜子里。
白须:白发。
挦:脱落。
长:增长。
枝头:树枝上。
黄鸟:黄莺。
静还:安静地。
呼:鸣叫。
庾楼:庾楼(指庾信所居之处,代指高官之地)。
恩化:恩惠和教化。
通神圣:如同神灵相通。
何计:如何能够。
掷得卢:掷骰子得到卢点(古代赌博游戏,这里比喻改变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抱希望之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通过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喻为逐渐干涸的秋天荷花,以及回忆过去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表达了诗人目前处于衰弱和孤独中的感受。

接下来的“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则描绘了即便是在严寒中也有温暖的时刻,但尽管春天到来,自己的身体仍旧没有好转。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这两句则是对个人衰老和自然界生命力度的一种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生机勃发的深刻感悟。

最后,“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渴望。这里“庾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何计能教掷得卢”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达到、实现心中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与自然界变化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未来希望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在疾病中挣扎、但仍不失希望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二)

风拍衰肌久未蠲,破窗频见月团圆。

更无旧日同人问,只有多情太守怜。

腊内送将三折股,岁阴分与五铢钱。

玄穹若假年龄在,愿捧铜盘为国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笋鞭

筇竹岩边剔翠苔,锦江波冷洗琼瑰。

累累节转苍龙骨,寸寸珠联巨蚌胎。

须向广场驱驵骏,莫从闲处挞驽骀。

宁同晋帝环营日,抛赚中途后骑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读史

亚父凄凉别楚营,天留三杰翼龙争。

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

喜愠子文何颖悟,卷藏蘧瑗甚分明。

须知饮啄繇天命,休问黄河早晚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逐臭苍蝇

逐臭苍蝇岂有为,清蝉吟露最高奇。

多藏苟得何名富,饱食嗟来未胜饥。

穷寂不妨延寿考,贪狂总待算毫釐。

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