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

庄生演黄老,孟子述唐虞。

古今事已异,见谓为狂迂。

章甫岂不贵,越人非所须。

嗟嗟后代士,高论将焉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庄生》。诗中探讨了庄子与孟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

首句“庄生演黄老”,引用了庄子(庄生)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黄老)的思想。接着,“孟子述唐虞”则提到孟子(孟子)阐述了上古时期唐尧和虞舜的治国理念。这两句对比了古代先哲的思想与后世的现实,暗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观念差异。

“古今事已异,见谓为狂迂。”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人倡导的理念在现代看来可能显得不合时宜或过于理想化,被世人视为不切实际或荒谬。这种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反思。

“章甫岂不贵,越人非所须。”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象征着礼仪与尊贵;越人,则指南方的民族。诗句意在说明,虽然礼仪有着其价值和重要性,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它可能并非必需或适用。这进一步强调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适应问题。

最后,“嗟嗟后代士,高论将焉如。”表达了对当代学者的担忧,即他们提出的高深理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时,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和实践途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思想与实践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如何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社会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差异,探讨了传统智慧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在保持文化传承的同时,寻求与现实世界的和谐共存。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林卧

东南月出早,林卧不知莫。

飘萧石陨箨,青荧松泫露。

意惬已忘言,神游如有遇。

空怀寄同好,此境莫能赋。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留别

素乏霸王略,颇深山海情。

一充南省赋,再反东皋耕。

疏放日增甚,沉痼岁弥婴。

好遁愆幽期,鸣豫贪浮名。

进止苟如此,焉能获利贞。

初服念不忘,远游心所轻。

迟迟去燕阙,眇眇向吴荆。

蓟门雨雪暗,广陵潮水生。

八公遗桂树,千里饶莼羹。

名胜分可悦,心赏遥难并。

愿言慰离索,引领伺同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龙虎山歌送范同年汝和

豫章之东龙虎山,南斗垂耀当天关。

祝融庐霍引襟带,三江九?奔回还。

山盘水曲入仙城,叠巘层崖上紫清。

中天日月照楼阁,二十四岩金碧明。

岩室洞房烟雾里,玉户金窗宛相似。

丹井深通沧海潮,翠屏倒挂天河水。

翠屏锦壁百千回,绿岫青岑宫殿开。

羽人龙驾去不返,仙吏仍飞双舄来。

双舄朝天还帝乡,飞来飞去名山傍。

仙峤云霞长不改,天坛花药依然在。

却向山中寄紫书,故人阙下遥相待。

形式: 古风

送范师舜调南京兵曹兼讯顾英玉

范云移官赴南署,买舟官河下江去。

君家住在岷峨西,回首江东望乡处。

蜀客吴人解相笑,可惜风流本同调。

江左应传洛下吟,尚书更羡台中妙。

尚书台中多暇日,相逐郎官骑马出。

载酒观棋乐未稀,登山临水情非一。

眼中六代繁华地,吊古悲歌动人意。

冶城无复谢公行,新亭曾洒周郎泪。

君向吴城我燕市,年来亦忆莼鲈美。

幸为传声谢顾荣,何时共饮三江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