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徐汉苍的《晓行铜陵道中》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画面。首句“残月一痕白”,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黎明前的天空,残月如一抹苍白的痕迹,暗示着夜色即将消退。次句“鸡鸣星欲稀”进一步渲染了天将破晓的氛围,鸡鸣声打破寂静,星星逐渐稀疏。
第三句“朱栏人乍出”,写出了旅人从朱红色的栏杆后走出,可能是客栈或宅院,显示出生活的烟火气息。接着,“渔榜夜初归”则转向渔夫结束夜间劳作,驾舟归来的情景,增添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戍鼓有余响”暗示着远处军营的鼓声尚在回荡,透露出一丝边塞的肃穆气氛。最后一句“林鸦无数飞”,描绘了树林中乌鸦成群结队地飞翔,画面生动,富有动态感。
结尾“青山在天末,长揖谢玄晖”,诗人遥望远方的青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前人(可能是指唐代诗人谢眺)诗歌艺术的敬意,以“长揖”这一古代礼节,表达了对谢眺的敬意和自我情感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晨出行时的宁静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