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彦衡见寄之作(其三)

一裘谁为制玄黄,无可奈何秋夜长。

我自忍穷方未暇,不知蛮触战争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成己所作,名为《和杨彦衡见寄之作(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与外界纷扰时的内心感受。

首句“一裘谁为制玄黄”,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衣物的渴望与无奈。这里的“玄黄”指的是衣裳的颜色,暗喻生活的必需品。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为自己制作这样一件衣裳?这既是物质层面的需求,也隐含着对生活困顿的感叹。

接着,“无可奈何秋夜长”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秋天的夜晚漫长而寂寥,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秋夜的延长仿佛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流逝,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

“我自忍穷方未暇”,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虽已忍受贫穷,但仍有诸多事务未能顾及。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自我牺牲精神,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不知蛮触战争忙”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外界的纷扰与冲突比作“蛮触战争”。蛮触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小国,常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或争端。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世事变迁、纷繁复杂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与外界喧嚣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和杨彦衡见寄之作(其四)

一苇初航十里黄,故园归计渺何长。

可怜兀兀青灯下,还似当年举子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杨彦衡见寄之作(其五)

小园苏茹待秋黄,不事姜盐味自长。

口腹累人良可笑,可能终岁为渠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杨彦衡见寄之作(其六)

幽迹无心学绮黄,荒才涉世本非长。

年年来往燕然道,却为山林有限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古瓶梅花为总管李侯赋

锦帐银屏浸玉肌,风流应自有人知。

夜深窗下横疏影,绝胜西湖月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