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远亭次韵

望中无处觅尘嚣,只有诗人度石桥。

万里龙鳞归雪屋,千山羊角下风条。

斜阳尽处青山小,飞鸟行中碧树遥。

更把新吟作三绝,不妨东国使人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在远望中找不到喧嚣尘世,只有诗人在石桥上漫步。
万里大地的景象如龙鳞覆盖雪屋,连绵的群山下风吹过枝头。
夕阳西下,远处的青山显得更加娇小,飞翔的鸟儿掠过绿色的树林。
我将新的诗篇创作成三首绝句,不妨让东方的人们描绘出来。

注释

尘嚣:指喧闹的城市或人群聚集的地方。
诗人:指创作诗歌的人。
龙鳞:形容大地的景色像龙鳞一样。
雪屋:可能指覆盖着雪的房子,也可能象征清冷的环境。
羊角:形容山势如羊角般尖锐。
碧树:绿色的树木。
新吟:新创作的诗歌。
三绝:指绝句,一种四行二十字的诗歌形式。
东国:指诗人所在东方的国家,具体哪个国家未明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首句"望中无处觅尘嚣"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喧嚣的心境,他站在高处的见远亭,视野中找不到尘世的纷扰。"只有诗人度石桥"则点明诗人独自漫步,享受这份清静。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龙鳞归雪屋,千山羊角下风条"运用了比喻,将山势比作万里龙鳞,形象地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雪的覆盖下如同龙鳞般洁白;"羊角"形容山峰的形状,暗示风吹过时,山间的松枝摇曳,仿佛羊角随风飘动。这两句展现了冬季山景的静美与动态。

"斜阳尽处青山小,飞鸟行中碧树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夕阳西下,远处的青山显得更加渺小,而飞鸟掠过,点缀在碧绿的树林间,增添了生机。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悠然。

最后,诗人决定将眼前的美景转化为诗篇,"更把新吟作三绝,不妨东国使人描",表示他要将这些瞬间的感受化为诗歌,让后人也能欣赏到这远离尘世的美景。整首诗以诗人的眼光和心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自然画卷,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

穷冬乃常燠,庭础上云气。

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

客来寄枯棋,客去玩奇字。

是中即了我,自得在不智。

偷生轻日月,长短亦何计。

惟应开辟事,颇得大易意。

门前鸣驺急,窗外飞雨细。

云物吾不知,晓钟一觉睡。

形式: 古风

冬夜独坐

庭幽蛰谈口,烛尽辍书卷。

墙外醉客喧,堪憎更堪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冬蚊

冬夜乃常燠,蚊鸣犹薨薨。

客枕本无寐,驱驰困挥肱。

向来炎歊中,意气莫敢膺。

群飞乘幽阴,各以啮自矜。

诗癯肉几何,磨吮恐不胜。

霜风日以劲,利觜那可凭。

奈何逞馀毒,糜烂意未惩。

先生忽睡著,汝亦终何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再如吴门

地冻江空雁不飞,孤帆何事又乘危。

更无残雪山阴兴,漫有穷通蜀道诗。

自笑大瓢长濩落,可辞群鸟议瑕玼。

吴门市隐非梁籍,名姓宁须假手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