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阴宋太史韵(其一)

大秀千峰菡萏开,玉梁高接九仙台。

预从山顶结茅屋,待等先生跨鹿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大秀千峰菡萏开”以“大秀”二字开篇,赋予了群山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千峰”与“菡萏”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又描绘了花的娇艳,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柔美的氛围。

“玉梁高接九仙台”一句,将视线引向更高处,玉梁与九仙台的连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空间以无限的想象。这里的“玉梁”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九仙台”则暗示着仙人居住之所,整个场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后两句“预从山顶结茅屋,待等先生跨鹿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者到来的期待。诗人设想自己在山顶建造茅屋,静候智者的到来,这种情境既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着对智慧与知识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构思,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和山阴宋太史韵(其二)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

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戏题卓撒

一斧不成两斧成,暂于低处立功名。

虽然未得居台辅,且在人间正不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墨鹰(其一)

凛凛东风日未西,珊瑚枝上暂幽栖。

千山万怪藏踪迹,野旷青天不敢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墨鹰(其二)

黑鹰度海下林峦,怒目雄惊胆气寒。

良史笔端参造化,为留英气画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