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病思》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况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
首联“勘破乾坤造化机,倦来偏与懒相宜”,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疲惫之时选择放任自我的态度。这里的“勘破”二字,不仅指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倦来偏与懒相宜”则表达了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选择顺应自然、放松自我以求得内心的平静。
颔联“心能知足身何辱,少不如人老可知”,进一步阐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诗人认为,内心的满足能够消除身体上的屈辱,年轻时的不如人情可以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理解。这里蕴含着对人生阶段性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时间流逝中个人成长与变化的接纳。
颈联“千古难磨惟直道,一生无补是明时”,强调了坚持正直道路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了在明君治世时,个人虽努力却难以有所补益的社会现实。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坚守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其对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的双重关切。
尾联“便营旧隐安馀分,闲续尧夫击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以及在闲暇之余继续创作的愿望。这里引用了古代诗人陶渊明“击壤而歌”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病思》诗通过诗人对疾病、人生、道德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见解,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人文关怀,是明代文人心灵世界的生动写照。